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已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正引領新一輪科技創新。
近年來,云南省地礦測繪院緊緊圍繞云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確立的“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和云南省發展戰略,實現云南地礦高質量發展”戰略定位和“大地質 大服務 大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在局(集團)的統籌管理下實施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了地礦行業創新發展,促進了云南地礦經濟轉型升級,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助力添彩。
主動作為 探索轉型升級之路
作為云南省地質礦產勘查與研究重要力量和地質工作主力軍,云南省地礦測繪院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手段,為全省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確權登記、重點項目管理等提供專業技術支撐,不斷助力行業決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云南省地礦測繪院成立于1958年7月1日,是云南省最早獲得甲級測繪資質的單位之一。建院60多年來承擔了大量基礎測繪、地質礦產勘查測繪、礦山測繪、城市規劃測量、工程測量、不動產調查測繪、國土資源調查、國土資源規劃、地理國情普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等任務,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礦業經濟持續低迷,地勘市場陷入低潮已是不爭事實。面對嚴峻挑戰,面對全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地勘行業已然到了非轉型升級不可的地步。如何解決傳統地礦產業的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加快新業務的拓展,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是擺在云南地礦人面前的一道的新課題。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16年,“十三五”規劃綱要對全面促進大數據發展提出方向性目標和任務;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創新引領、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2017年7月,云南省政府印發《關于重點行業和領域大數據開放開發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加強大數據產業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大數據發展和開放開發工作,著力打造支撐全國乃至區域的行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一批云南省大數據核心骨干企業。
一系列頂層設計,為大數據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和任務。對云南地礦而言,經過幾十年的積累,雖然擁有海量的各類專業數據,而且大量的新的數據還在源源不斷的產生,但是無論是存儲資源、計算資源,還是網絡資源,都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應用需求,運用新技術建設大數據服務平臺已是必由之路。
為了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2017年初,云南省地礦測繪院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籌劃建設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項目,依托新技術探索大數據應用的方向和發展前景,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來推動轉型升級。
云南省地礦局對這一項目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全局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項目給予大力支持。經過考察研判、可行性研究、專家評審、黨委會議決策,當年7月,省地礦局黨委會議研究決定立項建設,明確按資本金形式向省地礦測繪院注資專項經費3014萬元,由省地礦測繪院、省地質科學研究所作為項目主體實施單位,并聯合云南黃金集團和云南工勘集團等單位進行建設。
整合資源 推動項目落地開花
2017年7月,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按照局黨委確定的總體定位,省地礦測繪院將以數據為核心、以服務為目標、以應用為導向、以云和大數據技術為手段,融合測繪地理信息、基礎地質、“水工環”地質、礦產地質成果數據和國土、水利、交通、城建、規劃、農業等行業專題信息,整合云南地礦的專業技術優勢,將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成為集數據、專業技術和信息化手段為一體的新一代信息平臺。
建設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要達到3個目的,即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產業升級、提升服務能力與水平。在提高生產效率方面,將以地質大數據平臺建設為契機,通過規范數據標準和生產流程,將局所屬各單位專業數據采集等生產過程接入平臺,建立數據內部共享和實時更新機制,保證大數據平臺數據的現勢性,促進企業內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發揮數據的潛在價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在促進產業升級方面,通過將專業數據資源和技術資源轉化為產品和服務,促進產業向上延展,拓寬服務領域,力推局屬各單位轉型升級。在提升服務能力與水平方面,以各類資源數據為基礎、以專家知識為核心,以應用服務為手段,通過對地下、地表、地上各類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為政府、社會提供地理、地質專業數據服務和分析服務,大力提升云南地礦服務政府和社會的能力與水平。
為了解決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和示范應用落地問題,省地礦局經過多方比較,最終選擇曲靖市麒麟區作為項目落地點。曲靖市是云南省重要工商業城市和滇中城市群規劃區域主要城市,綜合實力居云南省第二位。將曲靖市市府所在地麒麟區作為平臺建設及示范應用落地點,可以為曲靖市乃至云南省的區域規劃建設信息化管理等提供實踐經驗。2017年8月8日,省地礦局與麒麟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各自的資源、數據為基礎,共同建設云南地質大數據麒麟區示范應用服務平臺。
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后,云南省地礦局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將其確定為“一把手”工程,并明確由省地礦測繪院具體負責組織實施;設立由局(集團)總工程師任主任的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落實和實施局領導小組的部署和安排,從測繪院、科研所、黃金集團和工勘集團等參建單位抽調人員組建專門項目部;引入專業咨詢監理單位,負責重大技術路線和項目實施方面的把控。
以打通數據孤島、行業壁壘為目標,在麒麟區政府的支持下,云南地質大數據麒麟區示范應用服務平臺將麒麟區國土、規劃、水利、交通、城建、環境、農業、林業、安全、能源、綜合執法、地下管廊、旅游等28個部門和單位的專業數據進行集成整合,通過數據融合、分析、挖掘和價值發現,形成以地理、地質信息為基礎,以行業專題應用為支撐的大數據體系;通過推動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實現跨層次、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協調管理與服務,為麒麟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提升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民生公共服務能力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成效顯著 大數據建設的樣本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2019年12月8日,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云南地質大數據麒麟區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順利通過了省地礦局組織的總體驗收。驗收組認為,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創新性強,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據參與驗收的有關專家介紹,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整合了基礎地質數據、城市地質數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自然資源現狀數據、行業專項管理數據,構建了云南地質大數據支撐體系,為自然資源管理決策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云和大數據服務。
在標準規范建設方面,完成了大數據相關的3個標準,2個規定的編制,形成了適合于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數據體系的一整套數據庫標準與規定,實現了標準規范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面完成了涵蓋內網、政務網、互聯網3網聯通的現代化機房建設及軟硬件建設,并通過了國家保密局屏蔽性能檢測和信息安全第三級等級保護。網絡已連通云南省電子政務外網,并接通了中心機房到省地礦局(集團)下屬各單位的區域專網,同時利用外網服務區和前置區與互聯網相連。
在地質大數據庫建設方面,完成了包括全省的基礎地理數據、全省的基礎地質數據、曲靖市麒麟區的城市地質數據、曲靖市麒麟區政府部門行業專題數據等地質大數據庫建設,并細分為250多類,數據總量達到400TB以上。建成了集存量數據更新維護、生產項目管理為一體的專業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了基礎數據的采集、加工、入庫的標準化和流程化。
在基礎支撐平臺建設方面,實現了對平臺中各項資源、組件、集群、服務、任務的調度管理,并對平臺資源進行服務化,生成可被外部調用的標準服務接口,為基于平臺的應用系統建設提供資源和服務支撐。
此外,還完成了基礎地理數據、麒麟區城市地質咨詢服務系統、麒麟區“一圖多規”管理系統、麒麟區城市綜合空間管理信息系統等示范應用系統建設。建立了集成門戶,實現用戶、平臺、服務、應用的集成與管理,實現了系統綜合集成建設。
據介紹,地質大數據平臺從2019年1月1日試運行以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省地礦測繪院在自然資源“三調”攻堅戰中充分利用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采用內外業一體化的生產流程,高效完成了“三調”工作。新技術的利用,不僅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員成本,而且增強了該院的市場競爭力。
北衙金礦數字礦山開發利用系統基于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的硬件、網絡、存儲等資源,依托云GIS平臺提供的礦區三維場景模型和流式數據計量計費服務,解決礦山礦車運輸計量計費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大大節約了管理成本。
基于地質大數據平臺,提供基于軟件、硬件、數據、系統為一體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解決方案,目前搭建和部署了支撐州(市)的多個自然資源規劃管理相關平臺,北衙金礦礦山三維可視化管理服務平臺、石屏“智慧異龍湖” 管理平臺等多個應用系統,累計獲取經濟效益5000余萬元。
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礦測繪院傳統的企業信息化建設模式,大大提高了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投入價值,也提升了云南地礦的信息資源管理水平,降低了資源管理的技術復雜程度和管理成本,同時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拓展了地礦業務,培養了云南地礦精準化、多元化服務的能力,可有力助推地礦行業向深度、廣度拓展延伸,促進企業經濟轉型升級。
未來展望 不斷拓展應用領域
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建成與運營,不但可以為云南地礦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將提升地質勘查、礦業開發、測繪與地理信息工作的信息化生產與管理水平,進而提高生產效率,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云南地礦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為此,省地礦測繪院將不斷拓展大數據服務平臺的應用領域,著力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
進一步提升大數據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以城市地質、礦產資源“三維可視化”、地質災害防治監測、國土空間規劃及生態修復,智慧城市建設等大數據應用創新為抓手,推進測繪地理、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水工環地質、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的數字化、標準化、信息化和“內外業一體化”,推進綠色礦山建設與生產的數字化、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將不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推進全局各類業務系統集中化管理。逐漸將互聯網資源、信息化系統部署到云南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上來,逐步將云南地質大數據中心建設成為全局(集團)的信息資源中心,支撐全局(集團)實現數字產業化的目標。
大力推進平臺業務應用系統落地。以大數據平臺提供的基礎設施服務、數據服務、平臺服務為基礎,積極在業務領域推動應用系統落地,積極研發可以產生效益的應用系統,做實應用服務,充分發揮大數據服務平臺促進局屬企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
積極向人工智能領域拓展。充分利用地質大數據平臺積累并標準化了大量的基礎數據資源和海量的專業數據信息,大力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研發和應用。
進一步拓展對外合作領域。利用平臺先進的云技術和全面的網絡優勢,面向州(市)和縣(市、區)政府部門和全省中小企業提供數據和信息系統托管服務,著力解決州市、縣區兩級政府部門和中小企業平臺資源匱乏、平臺運行維護困難的問題。面向省市級自然資源部門、農業部門、環保部門、交通部門及社會各行業提供數據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研發、后期運行維護“一攬子”解決方案。
據了解,省地礦局下一步將以大數據服務平臺為基礎,開展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計劃總投資超過億元。以新技術推動業務創新和管理變革為驅動,加快構建局(集團)創新協同、開放共享的新一代信息化新體系,進一步推動大數據與標準化深入融合、協同發展,用大數據手段全面支撐局(集團)主動融入地質大數據平臺的戰略目標。不斷提升云南地礦依托專業技術優勢服務自身發展、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能力。